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工作动态
全国电大32门课程通过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审 报送教育部
(发布日期:2008/06/27 ) 浏览次数:
评委会主任、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对此表示,课程建设是电大的教学基本建设,中央电大正以实施课程平台搭建工程为重要“抓手”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品质是开放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成果的载体首先是课程。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对于电大课程建设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虽然电大的教学模式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但课程有许多相通的规律及普适性要求,比如国家精品课程要求资源丰富、环节完整、过程清晰,这些都同样适用于电大的课程。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同时是学习、借鉴的过程,也是研究电大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过程。
严冰说,这次申报有两个原则,一是坚持标准,宁缺毋滥,二是研讨问题,推进建设。申报所看重的不只是评审中对每门课程提出的改进意见,更重要的是对于电大课程建设乃至整个教学工作,包括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工作提出的问题或建议,同时要继续完善电大课程标准及教学资源技术标准。
关于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申报工作,严冰还谈了几点意见:
第一,要重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课程是模式的呈现与支撑,不是像以往那样,课程建成了再探索模式,而是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课程教学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总也得不到解决,与两者相当程度上的脱节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二,课程建设要突出和发挥电大课程的特色与优势,比如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化配置与综合利用,比如当初提出的基于资源整合建设网络课程的思路,现在看是正确的,还有电视课程本来是电大的“看家本领”,现在的课程建设中体现得不太充分。在评审中受到专家好评的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在这方面提供的经验值得认真研究。
第三,精品课程申报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对于远程教学平台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中央电大正在进行远程教学平台升级改版的需求论证,从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看平台功能设计及功能实现,还有些课题要进一步研究。要关注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根据“需求驱动”的原则,在课程建设中积极探索各种新的可能性,充分而恰当地推广应用。货币银行学、离散数学课程所作的新尝试,在评审中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第四,省级电大课程建设能力与水平总体看有待提高,客观反映了目前的实际情况。省级电大必须具备相应的课程建设能力与水平,但从认识到实践都得有个过程,要有相应的措施,精品课程评审会起到导引作用。中央电大已考虑举办课程建设研修班,开发课程编制培训包(许多精品课程可能成为案例),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