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工作动态

拍出“心中的歌” 全国广播电视大学职工摄影展开幕

   2009年5月21日上午10时 ,为期6天的“全国广播电视大学职工摄影展”在中华世纪坛西厅开幕。这也是“电大30年”校庆的又一重要主题活动。100余幅主题鲜明、色彩绚丽、构图精美的摄影作品,展现了全国电大职工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刚到电大工作不久的年青教师小晋在一等奖获奖作品《心中的歌》前驻足良久,“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没想到都是出自电大老师之手,作品中这种激扬向上的情绪让我深受感染”。


《心中的歌》(一等奖) 新疆电大 史高明

  《心中的歌》的拍摄者是新疆电大的史高明。 史高明老师是新疆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多年从事摄影、摄像工作。为了参加这次摄影展,已快退休的 史老师专门利用假期,骑着马到南疆去拍摄。在 4000多米海拔的帕米尔高原上, 史老师用手中的相机自由驰骋,记录下祖国的壮丽山河,为了捕捉到最好的镜头,他甚至好几次从马背上掉下来。在全国电大系统里像 史高明老师这样专门从事摄影、摄像的教职工达 500余人,其中不少是全国或各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正是他们的参与,使本次摄影展具有了相当的专业水准。

《欢腾》(一等奖) 中央电大 何勇军

  获得一等奖的另一幅作品《欢腾》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草原上,一群身穿蒙古服装的孩子在蓝天白云下欢快地飞奔。它的拍摄者中央电大出版社的何勇军是电大出了名的发烧级的摄影爱好者。为了准备这次摄影展,他专门去了西藏、内蒙古等地采风,拍摄了大量的作品。为了拍到日出的画面,他甚至独自一人在长城上呆了一宿。

《山乡磨坊》(二等奖) 河北电大 孟宪元

  河北电大的孟宪元和中央广播电视中专的孟佳是共同战斗在电大战线的一对父女,在此次的摄影展中父女俩双双获奖。爸爸的作品《山乡磨坊》平实、厚重,显现出对生活的体悟;女儿的作品《奔向明天》乐观、向上,表现出对未来的向往。孟佳说“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能让全国各地的电大人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电大。”

《奔向明天》(三等奖) 中央电大 孟佳

  走在世纪坛的展厅里,一幅幅主题鲜明、色彩绚丽、构图精美的摄影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有自然风光(从天山南北,到江南水乡,从林海雪原到神奇九寨)、有人物肖像、有生活场景、有建筑风情、还有社会风尚等等。“题材反映地域广泛,内容丰富是这次摄影展的一大特点”。本次摄影展的主要组织者、中央电大工会主席尚大明介绍,“有的作品虽然在拍摄的手法和技巧上并不出色,但是内容很具有电大特色,比如获得优秀奖的作品《陪读》,女儿陪着妈妈来上课,这多能体现电大的办学特点呀。”参与本次评选工作的北京摄影家协会的专家们也一致认为“本次摄影展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陪读》(优秀奖) 青岛电大 孙综艺

  据了解,本次摄影展筹备历时一年,主办方按照“一般号召和重点联系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电大系统里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并与重点作者逐个沟通联系。本次展出的100余幅作品就是从全国36所电大200余位职工的520幅征稿中筛选出来的。

  中央电大党委书记阮智勇指出,书画摄影展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本次展览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大,了解中国远程教育。电大有将近13万教职工活跃在远程教育战线上,为电大事业辛勤耕耘30年,中央电大选择这样一个高水平的艺术殿堂,为大家提供平台来展示才华,展示电大人的风貌。

  中央电大党委副书记张辉说:“此次‘全国广播电视大学职工摄影展’得到电大系统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响应,从校领导到普通教职工,再到离退休的老干部都纷纷投稿,作品充分反映出电大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大自然、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说是集中体现电大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摄影展现场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